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春拍市场整体量价齐跌

  时间:2022-08-02 09:17:08  来源:互联网

随着2012年各大拍卖行春拍收官,之前市场遇冷的判断得到充分验证。从今年的六大门类拍品来看,精品不多,“石渠宝笈”等老面孔遇冷,新面孔受追捧,而市场整体量价齐缩。

十大拍品文玩异军突起

在今年春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无疑成为市场的领军拍品。该拍品第一次上拍是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3504万港币的成交价创下当时李可染作品的世界纪录。今年此件作品再次上拍,最终以溢价8倍的价格成功拍出。而李可染其他作品,例如《韶山》今年也榜上有名,李可染无疑在今年春拍独领风骚。

虽然今年是拍卖的小年,但是中国书画依然坚挺,今年的中国书画在春拍排名中依然与往年一样,占据了大半江山。而瓷器也属于弱势中的抗跌板块,前十名中有三件上榜,成绩显著。

匡时推出的“过云楼藏书”因其稀缺性以及极大的文化价值独占鳌头,不仅顺利冲上第二名,还成为古籍善本市场的领头羊,带动整个板块上行。

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今年在文玩中吸引了众多目光。该笔筒是翦淞阁主人黄玄龙2003年从嘉德王世襄专场拍卖上以209万元购得,现场起拍价从880万起,8分钟后以4800万元落槌,最终成交价达5520万元,创下木质笔筒最高价。文玩的异军突起无疑是今年市场的一个亮点。

书画篇

古代书画:“石渠宝笈”风光不再

今年春拍古代书画最显著的现象是“石渠宝笈”风光不再,例如中国嘉德恽南田的《载鹤图》因起拍价太高而流拍,而北京保利董邦达的《雷峰夕照》也让藏家望而却步。

对于“石渠宝笈”遇冷,收藏家颜明表示,一是部分拍卖行定价偏高,二是作品本身有缺陷。从藏家角度,颜明认为此次春拍大买家资金紧张追高意愿不浓,新买家能力有限,仅低价作品成绩理想。

此外,三强均为首次上拍且取得喜人成绩也实属今年春拍的“新现象”之一。被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购得的董其昌《行书李白诗篇》,该拍品5100万元的成交价即使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也不多见。

颜明指出,这样的现象标志着古代书画将出现新的市场动向。

预测:收藏家朱绍良表示,对于秋拍而言,首先货源征集对于拍卖行来说是一大难题。如果能出现例如清六家、明四家、元四家等优秀作品肯定会引起巨大轰动,但可能性不大。

颜明认为“石渠宝笈”其稀缺性引发的供需关系,回调只是暂时性的。今年秋拍北京盈时将推出的“四王吴恽”专场或将成为秋拍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近现代书画:李可染春拍独领风骚

李可染显然成为了今年的大热门,在成交额前三名排行榜中《万山红遍》以2.9325亿夺冠,同时打破李可染单件成交纪录,《韶山》也不负众望以1.242亿荣膺亚军。加之流拍的李可染《井冈山》,同一季出现三件同一艺术家的代表作实属罕见,两件成交一件流拍的市场现状也算正常。这也带动了李可染其他作品。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春拍李可染共计上拍73件,总成交额5.1亿,总成交率66%,平均每平尺332万,相对去年秋拍每平尺135万,增幅达146%。

“量缩价平”是今年春拍近现代书画的特征:从拍品和成交总额上,都缩小将近一半;价格方面,大多作品都在近乎底价成交。

收藏家刘文杰分析,近现代书画板块最大的问题就是知假拍假,尤其是名家作品。“此次春拍连假画都拍到目前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预测:收藏家刘岩分析,市场持续萎缩是必然的,总成交额方面,今年真实成交的比例肯定萎缩,而且幅度可能还不小。刘岩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延续到秋拍,可能还会持续更长时间。这首先要看中国经济的大趋势。

当代油画:写实依然保持坚挺

今年春拍当代油画部分显得很平淡。张晓刚以5218万港币成交的《血缘大家庭》代表作保住了当代艺术老大的交椅。何多苓《乌鸦是美丽的》虽未进入三强,亦成为春拍关注的焦点。

当代艺术板块中,艳俗类作品大幅度跳水,例如代表人物俸正杰此次春拍中6件上拍,仅3件在估价内成交,相对去年秋拍下跌37%,相对2007年最火爆的时候下跌428%。

在当代艺术近乎谷底的时候,北京保利强推的“八八人体大展专场”以及“新疆行专场”中,写实油画市场依然坚挺。另外嘉德推出的“水墨新世界”专场中的当代水墨亦有不俗表现,其中徐累的《夜中昼》以1495万成交,郝量作品《折射》以52.9万成交。

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总监马学东分析,一线艺术家分层趋势明显,出现个别价值洼地也让藏家增加了些许信心,例如刘炜今年就有不错的表现。而早年西方藏家关注的艳俗、波普、卡通类作品价格明显下调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分析,在整盘下跌的情况下,何多苓《乌鸦是美丽的》的成交价相对算是捡漏。

预测:赵孝萱认为,艺术市场的盘整期还会继续拉长,但是对于叶永青、刘炜等与85、89同辈的艺术家,其未来价值还可值得深挖。

瓷器篇:成交价相比去年春拍打7折

从今年的拍卖情况来看,香港蘇富比的青花暗花龙纹高足碗以1.1266亿港币拔得头筹。

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梁晓新分析,今年的特点是普通品种卖不动,精品卖不好,品位是王道。纵观今年春拍,成交价格相比去年春拍打了7折,投机资金的撤离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即使是精品也卖不出高价,而面孔很新鲜的拍品、品位非常高的拍品反而容易卖出合理的价格。

预测:梁晓新分析,秋拍的瓷器市场情形将更加严峻,艺术品关税问题将是造成市场波动的主因。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新面孔的拍品将更受欢迎,海外回流则是重要途径。如果回流的通道不畅通,国内瓷器的秋拍将受到很大影响。

古籍善本篇:过云楼搅热古籍善本市场

近年古籍善本市场的风云拍品,非“过云楼藏书”莫属。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分析,从今年春拍的情况来看,今年古籍善本上涨的空间已经迅速打开,整个市场的关注度以今年春拍为起点,已经进入新的价值发现进程中。

以往古籍善本是非常小的门类,今年春拍因为过云楼被搅热。进入新的价值发现进程后,系统性、与人的关联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将受到关注。

预测:西沐分析,未来可能有两种倾向,一是大的拍卖公司征集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比较高的拍品还将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不同区域的新的公司、小的拍卖公司会把古籍善本作为非常重要的板块推出。

杂项篇:资金秋拍将会流入文玩

杂项是今年春拍市场异军突起的一个门类。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币在杂项中夺冠,今年文玩在杂项中取得的市场成绩尤其显著。西沐分析,名人用过的东西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性的东西,这些东西附加给文玩灵魂性的东西,价格将在这种发现中不断被提升。

预测:西沐分析,前几年市场普遍关注文玩的材质,现在则关注价值。文玩价值的多元性将在秋拍成为一个热点。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资金流向杂项是非常有可能的。

秋拍展望:大机构或集体出货

西沐分析,秋拍市场将延续去年秋拍的气氛,但是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大的机构将有出货的可能。

按照运作周期计算,今年将是艺术品基金、机构把一些比较好的拍品拿到市场上来的时间,这些拍品将以书画为主,因此今年书画市场将有好的看点。在海关关税的影响下,今年海外回流的拍品将受到限制,而机构和基金纷纷变现,将为今年的秋拍市场提供新的活力。

大的拍卖公司不遗余力地扩张自己的业务,但很多投资机构的拍品变现的通道不是和拍卖巨头合作,而是和新兴拍卖合作,同时,不同区域的新兴公司的成长性也不容小视。

春拍巡展“节衣缩食”

在市场不明朗的前提下,无论是拍卖行还是收藏家都处于观望期。在这种情况下,拍卖行纷纷压缩拍品,从以量取胜维持大盘总成交额的方式向精致化转变。此举也为行业本身的健康调整、理性回归带来了良好时机。

与去年秋拍相比,整体缩水在各大拍卖公司的预料之中。各大拍卖行纷纷“节衣缩食”,巡展规模与往年相比大幅减小,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仅巡展了广州、上海两地,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仅巡展了西安、上海、无锡三地,这与以往各大拍卖公司全国做巡展,甚至香港、海外巡展相比,规模和场次上明显减弱。

市场整体量价齐跌

场次方面,北京保利相对去年秋拍减少了15个专场,但是在专场上推陈出新。今年近现代书画为主打,以及新开辟的专场“乾隆宝玺”“设计专场”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中国嘉德新兴专场“水墨新世界”亦首创1377万的总成交额,92.45%的成交率。此外北京匡时“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2.17亿的成绩亦为其晋升增色不少。

此次新上榜的北京九歌仅5个专场,全部都是书画专场;北京歌德的3个书画拍场均以无底价起拍100%成交;在朵云轩的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张大千《晚波渔艇》以2875万高价成交。由此看来,书画板块在中小型拍卖公司占主导地位。

从拍品总量来看,除中国嘉德,各大拍卖公司拍品总量下降,降幅比例在30%左右,这也是导致总成交额下降的原因之一。以北京保利为例,拍品总量下降14%,总成交额下降39%,过千万单品数量达39件。香港佳士得则从去年秋拍第四冲向第二,总拍品数量缩水31%,总成交额却依旧勉强与去年秋拍持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2019 盛世典藏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